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不遗余力揽英才——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1招生工作圆满收官

发布人:石剑峰发表时间:2021-08-03点击:

(通讯员:马钊)2021年8月3日,随着我校在湖北地区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寄出,永利官网今年的省内本科招生工作圆满落幕。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招生形势下,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计算机类专业在省内生源质量保持了良好的持续上升态势,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全员参与,宣传方式创新

生源质量决定了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招生宣传历年来都是永利官网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早部署、早启动,成立学院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王力哲院长、吕军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制定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融媒体、多渠道的招宣工作方案,院办、学工、党政办、中心实验室、中外合作办公室、各基层教学单位多方协作,开展本年度招生宣传工作,并先后召开了2021年度招生宣传工作启动会、推进会和工作进展通气会。

招生宣传工作启动会

招生宣传工作推进会

招生宣传工作进展通气会

分工明确到位,推进有条不紊

2021年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本科招生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招生宣传期间,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所有行政班子领导亲自带头,大量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协同工作,共计37人参与了本年度的招生工作,并分为物料组、线上组和线下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料组的老师负责全部宣传资料和物资的准备工作,并负责查漏补缺,发放到每一位线下组的老师手里。今年物料组除了给线下宣传的老师准备了学院的招生简章之外,还特别设计和制作了八万份志愿填报指南免费发放到全省各重点中学。

计算机类招生简章

志愿填报指南

物料组老师装袋分发

线上组的老师主要负责运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Cser公众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网站;建立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招生咨询群;派专人值守招生咨询电话,同时进驻我校今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宣传群,负责解答家长和同学们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永利官网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武汉)本科招生网、678好志愿平台上先后进行了4场线上直播,直播和互动时间5个多小时,辐射15万+考生和家长,全方位展示了学院的综合实力、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多维度全覆盖线上平台

线上直播进行时

线下招生小组则或顶着酷暑,或冒着大雨分别赶赴恩施、黄冈、十堰、荆州、宜昌等全省27个县市的40余个高招咨询会,进行现场宣传和咨询、答疑工作,累计发放招生宣传册7000余份,零距离介绍学院、专业情况。线下组的老师们任劳任怨,用心解答考生及家长问题,让考生及家长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宣传覆盖面和吸引力,扩大了学院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天门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荆门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孝感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武汉青山区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武汉武昌区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宜昌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随州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黄冈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恩施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应城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武汉汉阳区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荆州招宣工作点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襄阳招宣工作点

线下组的老师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跑点赶场,这是永利官网招宣人的“跑酷”日常,但大家干劲十足,人累心不累。黄燕霞老师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虽然第一天就淋了一身大雨,但看到很多学生和家长慕名找过来,深深感觉到很多工作做了和没做,用心做和随便做,效果就是不一样”。石剑峰老师说:“学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好,我们的展位经常C位出镜,人气越来越旺,这让我们计科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录取分数提升,宣传效果显著

据悉,今年年我校计算机类专业今年在湖北省内录取61人,最高录取分623分,省内位次8115-8434;最低录取分614分,省内位次10862-11211,起分线较去年提升1500位次左右。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方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低录取分597,较去年提升3分,招生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学院正计划对各类招生数据及兄弟院校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对2021年招生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对比分析学院近3年招生工作情况,形成生源质量分析报告,以期为学院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创新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